良知 孝道 奋斗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让中职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须观念先行
2021年11月19日 点击量: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9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降低中专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全日制教育门槛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部署,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规范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11月11日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要求降低中职生进入大学门槛的呼声一直未断,国家相关部门也就此给出了明确回复,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让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除了政策支持,还必须转变观念。

  一要转变中职教育以就业为主的落后观念。近日在基层学校调研,有中职学校反映,有的领导和部门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认为中职学校只能抓就业教育,不能抓升学教育,升学教育是普通高中的事情,中职学校抓升学教育是不务正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机会。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

  国家从政策层面设计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即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到本科、研究生及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就是说,中职教育不再是以就业为主的“断头教育”。中职学校抓升学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从起点抓好职业教育的需要。

  二要转变中职教育只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片面观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中职学校要“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据此,有的地方政府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认为“建设新农村,要靠中职生”,把“服务地方经济”异化为“只为地方经济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在招生环节,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禁止生源外流,本地的初中毕业生只能报读本地的中职学校,并通过目标考核的方式,将送生任务下达给初中学校。初中学校如果没有完成送生任务,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不仅影响学校的评优评先,还影响学校的绩效考核等级。

  在教学环节,要求职业学校根据地方经济部署组织教学:地方政府搞大旅游开发,职业学校必须开设旅游课;政府搞大健康建设,职业学校必须开设健康课;政府搞大数据产业,学校必须开设大数据课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经常因此而打乱。

  在毕业实习环节,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要求本地中职学校毕业生统一到本地的企业实习、就业,否则就对学校的工作一票否决。

  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发展的大方向,片面地认为本地的学生只能读本地的职校,本地职校培养的学生只能在本地就业,不仅同党的教育政策不符,也有违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仅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要转变中职教育是低等教育的错误观念。有的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嘴上说职业教育重要,在实际行动中却把职业教育当作低等教育,甚至是劣质教育,如某省出台的一份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整治方案提出,“实施欺凌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欺凌者,可送专门(工读)学校或通过职业学校进行教育”。

  把到职业学校接受教育作为惩戒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欺凌者的手段,是对职业学校教育功能的严重误读。职业学校是学生获得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学校,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工读学校除了常规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还涉及法律道德教育的内容,还要按照年龄组织必要的生产劳动,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奖惩制度,以达到威慑、惩戒违纪学生的目的。

  有的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所以认为职业学校具有对不良青少年矫正功能,不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功能强大,而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职业教育是劣质教育。这种观念必须纠正。

  提高中职生的学历层次,打通中职生上升通道,既是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有了政策的支撑,还必须转变观念,否则,让中职生享有更多的教育选择难以落到实处。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ing